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亲子教育:别逼孩子撒谎。
别逼孩子撒谎
文/卡乎
女儿坐到餐桌前,我问她洗手了没有,她回答说洗过了。我没有看见她去洗手,但还是说:好的,先洗手再吃饭,就不会生病,是吧?女儿笑着说:哈,我没洗手。我说:没关系,现在去洗也可以。于是她去洗了手,然后回来吃饭。
有一些别的孩子很熟悉的概念,4岁的女儿都不太理解。我问她什么叫挨打,她说就是一个小朋友打另外一个小朋友。她无法想象大人打小孩,更不知道父母会打孩子。另一个概念就是撒谎。妈妈曾经对她说,你不要撒谎。但我建议不要过早地使用这个词。
在上面的情景中,我有两次机会让她记住这个概念。第一次是她没洗手而说洗了手,我可以训斥她不要撒谎;第二次是她主动承认没洗手,我可以表扬她改正谎言。但是我都有意忽略了,因为这个概念里有太多的成见。
广东江门市小学生小敏被老师关了差不多整整一天,6名老师轮番盘问她有没有偷钱。在此期间老师还报了警,警察过来查询,没有发现小敏有偷盗嫌疑,但老师们仍然不肯放过她。这么多老师显然都一致认为,小敏在撒谎。她曾被音乐课老师安排去办公室拿歌单,随后音乐老师发现自己抽屉里的两千元钱不见了。放学前,老师威胁要把她拖到警察局,小敏终于承认自己偷了钱。然后,她从5楼跳下来。
这件事的戏剧性在于,最后音乐老师发现自己记忆错误,那两千元钱自始至终躺在另外一个抽屉里。伤残的小敏得到了清白,当事老师和校长都受到了处分。关了孩子那么长时间,恐怕还涉嫌非法拘押刑事犯罪,但警察显然觉得老师关押学生理所当然。
正是这个戏剧性让它成为新闻,被我们知道。但是生活并不总是会及时给出美好的结局。我不禁想,假如那两千元钱没有找到,小敏又没有跳楼,故事的情节又将如何发展?那些老师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大傻瓜,他们花了那么多时间盘问,一定以为有各种迹象表明,小敏分明就是在撒谎。
很多父母在训斥孩子撒谎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愤怒:那么明显的证据摆在那里,可孩子还是不肯承认。有一次,女儿就餐前坚持说自己洗手了,可是妈妈说她根本就没有去过洗手间。事实是,我亲眼看见女儿洗手了,只不过她动作过度迅捷,几乎是一闪而过。倘若妈妈要检查小手,也会发现撒谎的证据昭彰,因为她洗得实在太马虎了。
我并不只是想重复一个智者疑邻的故事。我还要进一步假设说,要是小敏真的偷了钱,而且撒了谎,老师们这样做就是正确的了吗?毕竟,我们判断老师的对错,不能依据意外发现的真相,而是其教育方法。
教育心理学表明,只要你认定孩子撒谎,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而且他最后真的会成为一个撒谎者。老师之所以不惜花费一整天时间去冤枉无辜的小敏,是因为经验告诉他们,很多孩子都会撒谎。我甚至怀疑他们的反省,也许只是觉得这次运气不好而已。老师们不知道的是,这些撒谎的孩子正是他们和家长“教育”出来的。
“你撒谎!”这是一个让自己占据道德高地的有力指控。但是,至少放在孩子身上,这种指控简单粗暴,过于偷懒,拒斥对具体情景的体察和分析。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谎言?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有人认为与真相不符即为谎言。这个定义过于宽泛,将错觉、虚构症、小说、艺术品及善意的谎言一网打尽。通常人们所痛恨的谎言,是指为了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故意欺骗他人,姑且称之为“真正的谎言”。
但是很多家长训斥孩子的时候,并不做这样的区分。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魔幻现实主义者,他们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但是能从幻想中享受毫无顾忌的愉悦感。换句话说,很多孩子“说谎”是为了好玩。大人却可能紧张起来:这孩子怎么喜欢撒谎?从大人的训斥中,孩子很快就会明白,撒谎是一种恶劣的品行,而我就是拥有这种品行的人,大家都很讨厌我。自我否定和恐惧带来的压力,并不如大人想象的那样让他们变得更诚实,反倒可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说谎者。
“真正的谎言”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压力。英国心理学专家伊恩·莱斯利(Ian Leslie)在《说谎心理学》(中译名)中说,说谎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是一种生存能力。一个人诚实不仅仅因为这是一种美德,而且因为诚实最终对自己有好处——正如林肯的名言所说:你无法永远地欺骗所有人。我认为,儿童缺乏这种终极判断的能力,他们撒谎的动机直接来自周围的压力。
在这本书中,莱斯利介绍了儿童心理研究者在两个幼儿园的实验:前者环境相对宽松,对违规者会批评教育但不会严厉惩罚;后者则严刑峻法,容不得道德上的半点瑕疵。实验表明,后者培养的孩子更容易撒谎。在动辄严惩的生活中,孩子们启动了过度自我保护的本能,成为说谎的惯犯。
解除压力最好的方法是信任和沟通。小敏的老师们严加逼问,自以为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坏学生”,事实上在逼她撒谎。即便她真的偷了钱,这种压力也不会让她改邪归正,而是一整天都在练习怎样说谎更有效。最后被问出真相,她会认为自己说谎技巧不高,而不是诚实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