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琴 发表于 2013-10-16 21:20

《救赎》:人性的挣扎和爱的救赎




导演: 加文·胡德编剧: 加文·胡德
主演: Presley Chweneyagae/Terry Pheto心灵咖啡推荐理由:电影《救赎》(Tsotsi)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南非影片,该片获得200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部从绝望中能看到希望的电影。影片以写实的原生态风格和冷静客观的观察视野向我们呈现了南非社会底层的生活现实。电影中虽然有很多触目惊心的暴力画面,但也不乏饱含体恤的朴素镜头,如此一个关于人性的挣扎和爱的救赎的故事,令人在观后倍感震撼且回味悠长。

剧情简介:Tsotsi是年轻的街头帮派头目,以他为首的团伙以抢劫为生。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与同伙发生冲突暴打了对方之后,又在当夜的风雨交加中打伤一个女人劫车而逃,开到路上他才发觉车上有一个婴儿。他不忍心把啼哭的婴儿遗弃在黑暗的荒野,就把婴儿带回家。

Tsotsi毫无照顾婴孩的经验,婴儿在饥饿和不舒服中哭个不停。为此,他又用枪威胁镇里的年轻母亲,强迫她给孩子喂奶。由此渐渐地,他的内心起了变化,产生了对婴儿的爱心和感情,也被年轻母亲照料婴孩的温情打动。在抢劫后的第六天,他在年轻母亲的感化下幡然悔悟,依依不舍的把曾想据为已有的婴孩,亲自送还到孩子父母的家门口。这时警车驰来,Tsotsi怀抱婴儿经过复杂的内心斗争,终于还是把婴儿交还到其父手中。Tsotsi缓缓举起双手,等待他的虽有法律的惩罚,但他的心灵已经得到拯救……

实际上,“Tsotsi”是影片主人公的绰号,在南非的俚语中是阿飞、暴徒的意思。从持枪抢劫的冷漠暴徒,转变为心中有爱的悔过青年,仅仅用了六天的时间。这虽然像奇迹一般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当我们纵观Tsotsi的情绪转变和心路历程时,就会发现这个奇迹在偶然中的必然。

心理分析:
攻击本能让他成为暴徒影片大量地运用闪回手法交代了Tsotsi的成长环境:贫穷的小镇、简陋的居所,Tsotsi家庭的生活状况处于贫富分化的南非社会的最底层。而艰难的生活使他的父亲脾气暴躁、言语粗鲁,用酗酒和暴力宣泄不满情绪。当小Tsotsi与母亲靠近时,遭到父亲无理的呵斥和驱逐;当父亲迁怒于一只小狗――孩子童年时的亲密伙伴――把它的背脊踢断时,小Tsotsi只能流着眼泪像看魔鬼一样冷冷地看着父亲。此时,幼小的孩子体验到他所承受不了的怨恨和委屈,却只能躲进废弃的水泥管子里压抑的哭泣。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推动人类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一是爱和生命本能,二是攻击与死亡本能。

一般来说,暴力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绪,会导致成人后的攻击性人格倾向。而且,一个人所承受的内在压力的强度越大,他就越容易出现激烈、失控的发泄行为。另一方面,Tsotsi从小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家长的行为方式成了他唯一可以学习模仿的对象,再加上富有和贫困阶层的巨大悬殊让Tsotsi从小就对社会充满了敌意,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Tsotsi的攻击本能,因此,他走上那条不归路是有因可循的。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暴力行为方式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根深蒂固,即使在他爱心流露照顾婴儿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用武力和攻击来解决问题,获得帮助。

尊严的意义在地铁里残暴的抢劫杀人后,团伙里的索契由于自我的谴责而心如刀割,因为他还保留了一些良知。他愤懑地质问Tsotsi,“你父亲和母亲在哪里?你是条狗吗,你是狗生的吗?” ――索契并不明白Tsotsi的无语和注视已说明他并非冷血,他也在经受内心的挣扎。索契不明白此刻他尖锐的逼问,危险地触痛着Tsotsi尊严的底线。

于是,Tsotsi开始步履凌乱地在荒野里奔逃。但是逃得出别人的审视,却逃不出自我的追问。童年噩梦般的记忆和成年后黑暗的生活不断浮现在脑海里,Tsotsi那强悍的外表依然掩盖不了他内心的自卑。整日里提心吊胆、打打杀杀的空虚度日,有什么尊严和意义可言?

所以,Tsotsi要带着同情和疑惑的眼神,问那个无法靠双腿行走的残疾乞丐:“为什么你还要继续……过这种狗一样的生活?”,一如自问。

“我喜欢感受街道上的阳光,既使是用这样的双手,我还是能感受到那种热量。”满面尘灰的乞丐的回答让Tsotsi怦然心动,因为懂得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丝平等和阳光,乞丐也有属于他的生命尊严和生活意义。

那么,什么是不同于小混混的“庄重”的生活呢?影片中的索契常常以此问人。其实,。庄重并非指“体面的生活”,“庄重,意味着尊严,对你自己”。电影中的“庄重”一词指的是有尊严的生活,是内心踏实,从心底看得起自己,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和不安。

无论出身于哪个阶层是富是贫,无论是贵公子还是流浪儿,每个生命都有尊严,跟所谓的物质标准没有关系。一个不爱别人,只知道攻击别人的人,必然也是不爱自己,认为自己一文不值的人,就像Tsotsi眼中的风铃,不过是一堆碎玻璃。年轻的母亲提醒他看到,玻璃同样可以让他的身上具有色彩和光线。而身边这些点滴的启发,终于让Tsotsi蒙尘的心灵,渐渐透出温暖的光泽。


爱的本能让善意回归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将人的两面性勾画出来。通常,生命本能力量的强大足以压制阴暗的死亡本能。人性本善,是指人有本能的、内在反省的能力。但是少数时候,一些光明的,诸如爱的本能,也可能在生命中沉寂麻木,但是只要遇到合适的契机,爱的本能就可以被唤醒。

爱的能力首先是一种感受力,关键期是在童年。如果童年感受到的爱很多,尤其是孩子能从父母那里体会到耐心和关怀,那么他就会具备爱别人的能力。虽然Tsotsi的父亲暴戾,但母亲对他温柔体贴,这让他没有彻底丧失爱的能力。


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Tsotsi原本想劫掠了钱财就跑掉,但是听到婴儿可怜的啼哭,Tsotsi动了恻隐之心。能够怜悯和同情弱者,这反映了一个人的感受力,因为可以对弱者的不幸感同身受,所以才不会把攻击性的伤害加诸于弱者的身上,也才有可能去保护和支持弱者。Tsotsi两次与残疾乞丐接触时,都自然地半蹲下来。平视意味着平等、真实的交流,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行为,都反映出Tsotsi对弱者的尊重。

而在照顾婴儿,特别是为婴儿找到奶妈之后,Tsotsi的心理状态就开始走上逐步改变的道路。第一次是持枪闯进屋内,看着饥饿的婴儿在年轻的母亲怀中大口地吸吮乳汁,这个刚刚还举着枪凶神恶煞般的匪徒浮起出满足、亲和的笑容。心地善良的年轻母亲主动想给婴儿洗澡,Tsotsi同意了。听着“宝宝真乖……”这种妈妈对宝宝的爱意呢喃,令Tsotsi不禁回想起童年时烛光中的妈妈那慈爱的脸。回到住处,Tsotsi把婴儿放到床上,让他香甜地安睡,自己却在微弱的烛火旁边陷入回忆,他想起他的真正名字。

第二次把婴儿送到年轻母亲那里时,他不再用枪。年轻的母亲用亲昵的话语哄着婴儿喝奶:“你叫什么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Tsotsi沉吟片刻忽然插嘴道:“大卫,他叫大卫。”其实大卫是Tsotsi真实的名字。很明显,从象征意义上来看,此刻的婴儿实际上成为Tsotsi内在里那个弱小的、渴望被爱的童年自我的象征。在他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小男孩由于家人的离散、环境的伤害和爱的缺失而嗷嗷待哺。因而,年轻母亲对婴儿的温柔哺育和悉心照料,无形中对Tsotsi产生了一种心理补偿作用,他的内心创伤也籍此得以抚平。在爱的感受和思忆中,他的心灵被爱的力量渐渐感化。而年轻母亲失去丈夫的悲伤和不幸,也让他认识到了杀人凶犯的罪恶。

第三次来到年轻母亲的家里,Tsotsi已经懂得征询对方的意见,知道说“求你”和“谢谢”。年轻的母亲给他做了饭,却绝对不收他的钱,她在告诉Tsotsi自己已经通过报纸知道婴儿的来历后,心平气和地规劝他:“你不能把她的腿还给她,但是必须把她的儿子还给她。”年轻母亲的宽容、自尊、勇气和坚定,对比着使Tsotsi羞愧难当、手足无措。他激动地反身从包中拿出奶粉和奶瓶,试图用“条件俱备”来证明他可以收养婴儿,“但这不会让你变成他母亲。”年轻的母亲让Tsotsi哑口无言。

救赎后的新生影片的结局顺理成章。虽然只过去了六天时光,浪子回头的Tsotsi脱胎换骨,眼光里充满柔和温暖,白的耀眼的衫衬昭示着他与黑暗过去的决裂。导演用了两组镜头来告诉观众结局:一组镜头里Tsotsi迈着踏实的脚步送婴儿回家,另一组同步的镜头是年轻母亲望着自己可爱的宝宝,脸上露出恬美、会心的微笑。

一切都会有新的开始,救赎的分量等同于新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每一个行为,哪怕很小很细微,也都有其背后的心理动因。一个人对外界造成攻击和伤害,很可能是因为他的心灵受到过伤害并蒙上阴影。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人格上都有光明面与阴暗面,只是程度的不同。

除了少数人罪大恶极,很多罪犯都是冲动之下的行为过失,并不是泯灭了人性。当然,罪犯理应受到惩罚,但是这并不意味他们就应该被人们一味的谴责、抛弃和以暴制暴。相反,像影片中年轻的母亲那样,以温情宽容的爱,用镇静而切中要点的忠告,无形中已对罪犯构成一种圣洁的感染力。激发罪犯爱的本能去获得人性的救赎,这远比单纯的惩治意义重大。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比爱更有力的武器了。

文/风起从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救赎》:人性的挣扎和爱的救赎